用助学贷款接力爱
2025-09-25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爸妈,我国庆想留校备考英语,就不回去了。”视频通话中,西北师范大学新生郑雪晴(化名)同父母分享了她近段时间在大学校园的生活和下一步的计划。

  就在一个多月前,她的家乡榆中县刚刚遭遇山洪。如今,她能心无旁骛地享受学习时光,除了有来自家人的关心外,也有金融服务给予的支撑——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开学伊始就已精准汇入她的账户,“这笔钱在最需要的时刻托住了我,让我能安心学习。未来一定用专业所长回馈社会。”郑雪晴感激地说。

  郑雪晴的经历是甘肃省万千受助学子的缩影。今年9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率先发放2025年首批生源地助学贷款5.16亿元,惠及56个县(市、区)的4.64万名学子,发放时间较往年提前近两个月。

  灾情突袭 绿色通道撑起希望

  今年8月,榆中县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除了影响到众多家庭的生产生活,当地学子求学路也突遇阻碍。

  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闻讯而动,第一时间在灾区开通助学贷款绿色通道,专员奔赴榆中县学生资助中心现场办公。对于与外界交通暂时中断的偏远家庭,该行通过“国家助学贷款APP”实现受灾学子足不出户在线办贷,助学放款时间大幅提前,为受灾家庭及时解除了后顾之忧。

  到首批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前一天的9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已为榆中包括城关镇、马坡乡、夏官营镇、小康营乡、新营镇等在内的受灾严重乡镇的5105名学子受理贷款6985万元。

  政策精准直达 服务提质增效

  为让惠民政策精准触达每位学子,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早在今年7月便发布了贷款受理公告,召开全省启动暨培训会,并完善方案预案。“我们要求将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及阶段性延期还本免息政策宣传到每一位受惠学子和家庭,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切实、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负责人表示。

  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在今年首次实行“分批发放”机制。通过合同审核与受理同步推进、协调高校加速回执录入等多重优化,明显提升了业务效率。继首批贷款发放后,第二、第三批次贷款审核、发放流程正在紧张有序推进,预计全年贷款发放金额将超48亿元。

  持续深耕爱心 接力生生不息

  自2007年在甘肃会宁县率先试点以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在甘肃已走过十九个春秋。累计投放贷款超282亿元,助力411万陇原学子圆梦,实现在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的100%覆盖。在此基础上,自2022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全力落实阶段性延期还本和免息政策,累计为217万名受助学生减免利息3.3亿元。

  这份善意早已在受助学子心中生根发芽,转化为反哺社会的实际行动。近年来,从河西走廊到陇东粮仓,一批曾受贷款资助的大学生正利用假期返乡担任助学贷款志愿者。他们还在各地资助中心耐心宣讲政策、协助办理业务,让爱的接力在陇原大地上悄然延续。

  “助学贷款助我走进大学,现在以志愿者身份回馈家乡,更深切体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位志愿者感慨道,“这段经历让我学会沟通协作,更坚定了未来用知识建设家乡的信念。”

  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负责人表示:“资助不是终点,而是善循环的起点。孩子们将温暖传递,是在投放金额之外助学贷款更动人的成果。”2025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已为39.43万名学生办理贷款48.15亿元,并持续加快投放节奏,确保每一份期盼都化作学子扬帆起航的力量。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