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时救助的金额、到账时间以及所需材料和手续,以下是根据不同地区和情况的一般性解答:
一、临时救助的金额
临时救助的金额因地区、救助对象类型、困难原因、困难程度、刚性支出额度以及解困期限等多种因素而异。一般来说,救助额度一般不超过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10倍。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分类救助标准:
急难型临时救助:
救助对象为个人的,可给予实物救助或提供转介服务,实物救助标准以满足救助对象基本需要为限,确有必要的,可发放临时救助金。
救助对象为家庭的,可发放临时救助金或提供转介服务。一、二类救助对象,一次性给予当地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倍的基本生活救助,特别困难的,可适当增加,但一般不超过月低保标准的8倍。三、四类救助对象,一次性给予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倍的基本生活救助,特别困难的,可适当增加,但最高不超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6倍。
支出型临时救助:
对因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医疗必需支出增加,申请之日前12个月发生的医疗费用,在扣除医疗保险报销、医疗救助及其他救助后,个人自付费用金额仍然较大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困难的,可按不同救助对象类型给予不同比例的救助,最高救助金额一般不超过月低保标准的10倍。
二、临时救助的到账时间
临时救助的到账时间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一般来说,临时救助需要七天左右的时间能够到账,但也有地方可能会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到账。这主要取决于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救助申请的复杂性以及资金拨付的流程。
三、临时救助所需材料和手续
申请临时救助通常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手续:
申请书:写明申请临时救助的原因、家庭困难情况等。
社保卡账号:提供有效的社保卡账号,以便救助资金的发放。
户口簿:提供户口簿以证明家庭成员关系及户籍情况。
共同生活成员身份证:提供共同生活成员的身份证以证明身份。
家庭经济核对授权书:签署授权书,授权相关部门对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对。
致困材料:根据致困原因不同,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出院记录(或医学证明)、残疾证、高中以上录取通知书、事故认定书等。
申请流程通常包括:
申请:到镇级社会救助窗口如实填报申报表、授权书,一次性提交上述材料,并接受窗口初审询问。
受理:窗口初审询问共同生活人口、收入财产状况,建档发起核对,并进行干部近亲属备案登记。
审核:相关部门将走访核实申报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一致性,审查核对报告,进行民主评议、公示监督,以及干部近亲属备案核查。
审批:经过复核、比对共享刚性支出信息后,符合条件的将发放救助金。
请注意,以上所需材料和手续以及申请流程可能因地区而异,具体要求请咨询当地民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临时救助一般给多少钱?临时救助多久能拿到钱?临时救助需要哪些材料和手续
2024-12-13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