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助学不辍,杭州“月光妈妈”和她在高原的孩子们
2025-05-28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在信息奔涌、媒体变革的当下,为秉承开门办端开门办报理念,响应大兴调查研究、提倡“短实新”文风活动,潮新闻·钱江晚报即日起开启“我来社区串个门”基层蹲点新闻行动。

  我们的记者编辑将带着真诚的心,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倾听百姓最真实的声音,感知群众最细腻的情感,触摸时代最鲜活的脉搏;在面对面的蹲点交流中,挖掘沾着泥土芬芳、冒着生活热气的身边故事。

  这一期,我们来听“月光妈妈”的故事。

  我去杭州临平南苑街道新安社区串门,社区跟我说起了杭州月光妈妈。

  月光妈妈叫高颖。

  5月26日,在新安社区高颖家中,我见到了正在整理捐赠对象资料的她。

  “前几天,四川石渠县起坞乡报过来今年第二批73个困难家庭学生,我初选了42个,还有31个需要爱心助学。”她说着,朝我的镜头看过来。

  我拍下了她。

  她的脸上带着笑,还有高原的印记。

  2023年,为高原爱心助学15年的高颖,查出患有高血压,她的身体其实已不太适应再前往高原。

“月光妈妈”高颖和她的孩子们 记者 施雯 摄

  一年后,高颖还是开启了自四川丹巴、青海直亥捐献希望小学,帮助贫困学生就学后的第三段旅程。她带着千里之外杭州人的爱心,去到平均海拔4500米的四川石渠,继续自己的爱心助学之路。

  石渠是高颖所在杭州临平区的对口援建地区。

  17年,究竟是什么吸引着这个杭州人不停去往更高更远的地方?

  也许跟着我看完这一次的社区串门,你就会明白了。

  那个晚几年读书的女孩,拿遍了学校所有奖状

  月光是高颖的笔名,孩子们都叫她月光妈妈。

  她家中有很多信,我在的那天,她很骄傲地说,这些都是我资助的孩子们写来的。

2009年丹巴核桃坪希望小学落成 受访者供图

  2008年汶川地震后,创业8年的高颖在同学引荐下,拿40万元继续在丹巴县巴底乡核桃坪捐建了耕读缘希望小学。

  希望小学落成,高颖跟当地教育部门提出,希望能上门一对一家访,摸排一批贫困生继续爱心助学。

  当时一共摸排出91个孩子,高颖分三批进行了结对。之后,在家乡临平的亲朋好友,陆续认领走了其中的70多名。

  由于路途遥远,每次家访,高颖都借宿在孩子家中。2012年,她得知,丹巴有个村子很偏,那边的孩子生活和求学都比较困难。

藏族女孩噢措 受访者供图

  从希望小学出发,高颖一行开了一天车,才抵达村庄,借宿在藏族小女孩噢措家中。

  噢措有三个弟弟,爸爸因病不能务农,奶奶常年瘫痪在床,全家靠妈妈放牧为生,而噢措则肩负起料理家务、照顾奶奶、给弟弟们洗衣做饭的任务。

  生活辛苦,噢措的笑容却格外灿烂。

  同行的小姐妹提出要资助噢措,孩子的父母欣然接受。

  这个家因为各种现实因素,前几年孩子还是没法去上学。

大家为希望小学捐建的图书室 受访者供图

  但对噢措的捐助不曾间断,直到2020年,已经14岁的噢措终于走出村子,去读了真正的小学。

  高颖很欣慰:“虽然基础差,又比同班同学大几岁,但噢措很努力,拿遍了全校所有的奖状。”

  孩子们的成长,比他们写的诗歌更动人

  高原的六月

  像蒙娜丽莎的甜蜜

  像雅典娜的优雅

  带飞了成千上万个梦的翅膀

  留下了难以忘怀的魅影

  “这是更欠智华写的文字。是不是很美?”高颖说,更欠智华是她和同样酷爱写作的丈夫在青海助学的孩子中最爱文学的一位,现在是社会学系在读大学生。

  这个孩子与文学结缘的经历,有点类似网红剧《我的阿勒泰》。高颖说:“下个月,更欠智华要来上海参加论坛,他写的诗很深刻,现在已经是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

月光妈妈在青海直亥希望小学 受访者供图

  2011年,青海玉树地震后,高颖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直亥村,援建了第二所希望小学。

  在这里,高颖遇到了患有过敏性紫癜的更欠智华,当时孩子正在念初二,除了看着他特别心疼以外,高颖更是被少年的文学天赋深深吸引。

  流动的诗句似曾相识,孩子写的《蹉跎岁月擦肩而过》不仅让高颖印象深刻,也让后来有机会读到它的人感叹,“这哪里像是一个没走出过雪山藏地的少年写出来的诗!”

  在高颖的鼓励下,更欠智华求学期间,向国内一些文学期刊投稿并获得刊登,后来孩子还参加了鲁迅文学院的培训班,被当地作协破格吸纳为会员。

  会写诗的不只更欠智华,还有断臂女孩许方燕。

  有工夫绝望

  还不如回去睡个好觉

  做个好梦

  醒来的时候

  也许阳光已经照在身上

小时候,断臂女孩许方燕和月光妈妈一起玩耍 受访者供图

  许方燕来自丹巴县章谷镇,幼年时母亲被一场车祸夺去生命,无人照顾的许方燕不小心触到高压线不幸被截肢,后来,父亲也因意外而身亡。

  高颖和我说起这个女孩,孩子没有双手,却几乎什么都能干,能拿笔写字,能夹住筷子,还能切菜、扫地、收拾桌子……很多事情都干得非常麻利。

  高颖突然意识到,最好的资助或许不是给钱,而是帮助孩子恢复健康明朗的心态。

  一次临别,高颖对许方燕说:“山高路远,我不能天天陪在你的身边,但我每年都会来看你,资助你继续上学,直到大学毕业。你失去双臂,学习会比别人困难得多,可你那么坚强,一定可以翻过高山。”

  后来这个女孩顺利读到大学毕业,留在成都工作,并成为成都市(温江)残疾人马术队的运动员。

  这些年,“月光妈妈”高颖和她的爱心团队在四川、青海两地爱心助学了400多名孩子。

  据初步统计,2009-2024年,这支来自民间的公益团队共计助学藏区(直亥和丹巴)生活困难家庭孩子3373人次,累计助学款427.8万余元,各类物资143.6万余元。

高颖。记者施雯 摄

  记者手记

  去更高更远的地方,为爱再出发

  最美临平人,是当地给高颖的荣誉。

  去年10月,作家袁敏以高颖为原型撰写的报告文学作品《月光妈妈》正式出版。

  这次串门的手记,我很想做一个特别广告。

  《月光妈妈》这本书定价58元,每售出一本,其中就有11.6元,用于青海、四川两地爱心助学的。

  如果我们在直播间卖这本书,你愿意来捧场吗?

  如果你也像月光妈妈一样,想给远在雪域高原的孩子奉献一片爱,欢迎和我们和高颖一起爱心助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