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有生之年看到不再有人需要助学。”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退休职工、2023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刘广湘说道。
从一开始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一资助特困生,到加入东莞阳光助学社“组团”公益,刘广湘的助学足迹遍及湖南、贵州、广西、广东,助学行程累计达十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周,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捐资助学的行动中来。
“期望”引出“期望”
1996年6月,“长沙”终于被找到。当年9月,一张刊载着“长沙”故事的《羊城晚报》,摆在了当时的电工刘广湘面前。几天后,永顺县教育局接到了一个来自广东的电话。“我看了《羊城晚报》有关‘长沙’的报道,也想在永顺救助一名学生,希望教育局帮忙确定人选。”电话另一端的男子说。
“当时希望工程正在轰轰烈烈开展,‘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照片深深打动了我,恰好看到你们的那篇报道,其他报纸上也登了永顺县的一些情况,我就按照《羊城晚报》的报道打电话到永顺县教育局。”刘广湘说。袁祖顺则迅速在永顺一中高二年级落实了资助对象朱定花,当年10月上旬,第一张署名“刘期望”的100元汇款单寄给朱定花,此后每月准时寄来。
1998年,在县城办理上大学手续的朱定花,终于第一次见到了捐助三载的“刘期望”。“她当时写了很多信给我,然后都是因为地址不详退回去。我想说自己也就是尽点绵薄之力,不想她老是把这个事挂在心上,就回了一封信给她,叫她不要找了,就说等她考上大学,一定会去看她。”刘广湘说,朱定花现在逢年过节还不时到他家里拜访。
据媒体报道,朱定花和“刘期望”第一次见面时,在“刘期望”的带动下全国有500多名好心人先后资助永顺县700多名特困生,而朱定花大学毕业后在东莞工作、成家,也开始了这场资助贫困山区学子的公益“接力”。
“刘期望”引出“期望”潮的故事,在数年后又谱写出新篇章。2004年,由网友“春风绿茶”牵头11名网友组织的“小菲慰问团”,随着“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本禹支教足迹到贵州大方县开展民间助学。这种抱团助学的方式聚集了更多社会力量,让刘广湘看到了帮助贫困山区学子的“新路子”。
2004年10月,东莞“阳光助学社”正式成立,刘广湘自此从“单兵”助学变成了助学队伍的带头人。“现在助学涉及五个省份二十几个县、市,这些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每一分钱,我们都必须要亲自发到学生手上的,还要亲自走访那些学生的家庭,我一个人肯定不可能做到。”刘广湘说。
横跨二十余年的公益行动,也让刘广湘见证了时代变化。“那个时候我们去贵州做走访、核实,要自带帐篷的,走访几个家差不多要一天时间,路又不通。”刘广湘回忆道,“现在村村通路、通电,每一年去走访,每一年都有不同的状态,像以前的危房那些已经成为历史,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是显而易见”。
来源:印象塘厦
“广东好人”刘广湘:绕地球赤道两周的助学路
2023-11-29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