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助到助人 他立“十年之约”捐100万元
2024-05-06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陈宇良,是一位来自广西的大学老师。11年前,因为获得了两万元的助学金,陈宇良的人生轨迹得以改变,顺利攻读博士。陈宇良默默许下心愿,待他有能力之时,要在十年里,以公益捐助相回报。博士毕业后,陈宇良没有选择高薪工作,义无反顾回到母校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做了一名教师。如今,事业有成的他,也将开启奔赴“十年之约”的公益行动。这是怎样的一个约定呢?一起来看他的故事。


  陈宇良带领学生正在做的课题是关于绿色低碳混凝土的研究。该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持。然而,曾经的陈宇良,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今年36岁的陈宇良出生在广西贵港一个农村家庭。2006年,父亲病重无法工作,加上弟弟一家四口靠母亲一人打零工维持生活。18岁那年,陈宇良考上了广西科技大学,当时的校名还是广西工学院,从读本科开始,身为家中长子的陈宇良,就再没向母亲伸手要过钱。


  从大一开始,陈宇良半工半读,最节省的时候,一个月生活费只有90块钱,那时的他瘦到体重只有102斤。为了缓解经济压力,读大学时,陈宇良做过很多兼职,用兼职挣的钱补贴家用,供弟弟完成学业。

  两万元助学金助圆博士梦 立“十年之约”相报

  陈宇良大学期间学习一直名列前茅,2010年,他考上了湖南大学的研究生。陈宇良并没有去湖南大学,而是去了广西大学读研。陈宇良放弃更为心仪的大学,原因是广西大学免除学费。办完手续后,陈宇良发现口袋里的钱所剩无几。


  考上了研究生,陈宇良有了去代课的机会,经济上也有了结余。这时,陈宇良开始资助更加贫困的学生。

  从2010年读研期间至今,陈宇良先后资助过近40名家庭困难的学生。陈宇良说,十岁时他便有了一个梦想,长大后要读博士。2013年,陈宇良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广西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儿时的梦想实现了,但陈宇良的心情却很复杂,读博也意味着短期内还不能参加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而这时,家中的母亲病倒了,陈宇良更陷入了两难抉择。通过学校团委提供的信息,他了解到可以向希望工程广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申请“广西青年英才助学金”。通过审核后,他获得了两万元助学金,有了这笔助学金,他得以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选择继续读书,完成了博士学业。


  此时,陈宇良的心里萌生了“十年之约”:将来有能力时,要连续十年捐资帮助有家庭困难的学生。后来,陈宇良再次获得奖学金资助,出国培养深造,这更加坚定了他的捐助计划。2018年陈宇良回到广西科技大学任教。


  获家人支持 “十年之约”十年捐100万元

  今年3月,已经成为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和副教授的陈宇良,向广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希望科学+基金”,从今年起他拿出自己的科研奖励绩效,设立公益基金,每年捐赠10万元,一直持续10年。十年,就是100万元,陈宇良希望通过给予助学金、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等形式,帮助身边有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实现科学梦想。然而,要完成这样的捐赠并不容易,他的家人,特别是妻子,会同意他去这样做吗?


  陈宇良十年前就萌发了做慈善基金的念头,并为此做着准备。对于这些,他的妻子覃爱媚并不知晓。一年前,当陈宇良决定实施这个计划时,内心却突然纠结起来。

  陈宇良和妻子覃爱媚相识于2018年,在学校宣传部工作的覃爱媚,第一次遇见刚引进的博士陈宇良,就被打动了。陈宇良说,妻子和他一样充满爱心,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善解人意的妻子一直都很理解和支持自己。


  结婚后,陈宇良依然保持节俭,不舍得随便买衣服,也不舍得自己去下馆子吃饭。对于这次陈宇良想要推进的“十年之约”的捐赠,妻子怕丈夫吃不消,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丈夫的决定。于是,陈宇良再没有后顾之忧,立刻到相关机构办理了捐赠手续。


  捐赠的事情,陈宇良并没有告诉父母,父母是后来从电视新闻里看到的。陈宇良没有想到,父母并没有因此责备他。

  主播点评:知感恩的助学者 行大爱的新青年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陈宇良这样的新青年身上,传统的美德再次焕发出时代的光辉。这滴水,是陈宇良本科时的奖学金,是读研时免除的学费,是读博时申请的助学金。一滴又一滴,涓涓汇成河,助陈宇良的人生驶入更为开阔的航道。按理说,从寒窗苦读的学生成长为如今的科研工作者和大学教授,已经算是对国家助学政策非常正面的回馈了。但陈宇良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在“从求学到育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从受助到助人”的升华。当年的涓滴之水,不仅浇灌了陈宇良的学业之树,也涵养着在他心底悄然生长的大爱之苗。

  陈宇良吃过苦,对于贫困学生的难处,他能感同身受。陈宇良的家人与他心意相通,知恩图报,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朴实的善举,真诚的感恩,恰恰是这份“十年之约”最令人动容的地方。而它,又将影响和改变多少青年学子的人生?我们暗暗地期待,也由衷地祝福。

  (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