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志愿者,自古有之,只是中外、古今的称谓有所不同,但都是指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不计名利与得失,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人。我国古代对志愿者有“善者”“善人”“仁者”“侠士”“义士”之称,近现代多称之为“慈善家”“义工”“志愿者”等。
香山慈幼院蒙养园旧影
志愿者古称善、仁、侠、义
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而“志愿者”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为“意愿”。其实我国古代早已有“志愿”一词。东晋王羲之《与谢万书》曰:“老夫志愿,尽于此也”;金代王若虚曾言:“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金史·王若虚传》),这其中的“志愿”便是志向、意愿的意思,后引申为自愿。
尽管我国古代没有“志愿者”一词,但“志愿服务”理念则存在了上千年。
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孔子和孟子便倡导“仁爱”和“仁术”,而墨子则主张“兼爱”,提倡“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乐书论》更是明确倡导:“闻征音,使人乐善而好施”。由此,历代将“乐善好施”“公义当先”“仁爱为民”视为一种美德,受到广泛推崇。尤其是在大灾大难之时,以扶危济困、安老救孤、赈灾施医之援助,践行慈善、仁义之厚德,史籍中便记载了许多历代“志愿者”的善举。
我国古代多将“志愿者”称为“善者”“善人”“仁者”“侠士”“义士”,而近现代一般称“慈善家”“义工”“志愿者”等。古今对于“志愿者”的称呼虽有不同,其精神内涵却是一致的。
“善者”是对品行善良,乐于行善、施善之人的尊称,俗称“善人”“大善人”。善者多施善于乡里民间的贫者、弱者、残疾者,或在灾难发生时赈灾救济,也有出资修桥、筑路、掘井及建庙宇者。
“仁者”源自儒家观念,是对品德高尚、积德行善之人的尊称。孟子曰:“仁者爱人”,即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历代各阶层“仁者”颇多。
“侠士”指义薄云天之人,勇于救难助困、济贫赈灾之士。“侠”,即兼爱天下,惩恶扬善。“士”,即仁爱世人,舍生取义。
“义士”指守义不苟或品行超凡、乐于出财布施、慷慨乐助的人。清代翟灏《通俗编·释道》释汉《曹全碑》碑文曰:“义士盖但出财之人。今人出财布施皆曰信士。宋太宗朝避御名,凡义字皆改为信。”
“慈善家”是近现代对热心公益,经常参与慈善活动,并有突出贡献的人的尊称。他们愿意把自己所有的个人资源与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分享,且受到广泛赞誉。
“义工”,是对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无偿参与社会服务的人或群体的称谓。多义务服务于弱势群体,如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
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风筝图
风筝技艺可“扶贫”
曹雪芹不但是位文人,还是位“志愿者”,曾以传授风筝技艺“扶贫”。
有一年腊月,老朋友于景廉来看望曹雪芹。他因当兵时脚部受伤而退役,家里人口繁多,仅靠画画为业,难以养家糊口。交谈中,于景廉说到京城有某公子购风筝,一掷数十金。曹雪芹便想到家中还有些竹、纸,便扎了几只风筝送给他,让他卖了以度年关。“是岁除夕,于冒雪而来,鸭酒鲜蔬,满载驴背,喜极而告曰:‘不想三五风筝,竟获重酬,所得共享之,可以过一肥年矣。’”(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自序》)原来,于景廉把曹雪芹给他的风筝卖了好多钱,特意赶来酬谢曹雪芹。
由此,曹雪芹想到附近不少贫困和残疾之人生活艰辛,特别是近两年灾害频发,难以度日,何不将糊扎风筝的手艺教授给他们,以此谋生。于是,他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编写了《南鹞北鸢考工志》,以歌诀的方式,图文并茂地讲解了43种风筝的制作方法,易学易懂。随后又手把手地向左邻右舍的贫困、残疾之人传授风筝技术。没过多久,不少人掌握了风筝制作技术,并将糊扎的风筝拿到庙会和城里出售,由此能养家糊口了。
香山慈幼院蒙养园的儿童
修桥开厂结善缘
海淀中关村西区有一条善缘街,西起彩和坊路,东北至北四环路,因历史上有善缘桥得名,而善缘桥又因褒奖一位老居士的善举得名。
坊间盛传,道光年间,海淀镇东部有一条泄洪渠道,每至雨季水流不断,为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不便。镇上住着一位80多岁严姓广化寺居士,以卖画为生。他见镇上的人们雨季出行不便,就拿出所有的积蓄,在泄洪渠道上修建了一座石桥。桥为东西走向,东西两侧用花岗岩垒砌桥墩,然后横架四块约一丈五尺的长石板,原本要设置护栏板,但桥面修完了,老居士的积蓄就用光了。居住于此的乡邻被老居士的善举所感动,便集资设置了桥的护栏板。因此桥为礼佛老居士倾资而建,故将此桥称为“善缘桥”,既取佛教术语“善法为佛道之缘者”,也有广结善缘、多行善事之意。该桥使用了许多年,后因疏通水道及修建街巷而废弃,但将石桥曾在的胡同称为“善缘桥胡同”。2000年建设中关村西区时,该胡同被拆除,后在胡同大致走向新修建了一条街道,遂称“善缘街”。
据《北京灾害史》记载:光绪十六年(1890年)五月二十日以后,京城忽降大雨,并连降多日。汾庄在卢沟桥东南,水灾尤为严重。巡城御史张廷燎(字光宇,河南舞阳人)在巡视中,见水患导致流离失所灾民众多,便从家中拿出钱款,与普善会一起在此设立义厂放粥。因“以其简便易行,且急救命也”,“每日一勺之粥实能活一人一日之命”。不久又在辛庄子神庙设立西厂放粥,由九月初复直次年四月始行止厂。同时在广渠门外关帝庙再设一东厂,办理义厂放粥,专济东安(今属河北廊坊)、武清(今属天津)等处难民。由九月初开厂至次年四月二麦登场止厂。由于灾民众多,粥厂开设时间较长,他倾尽了家中的所有积蓄,还向亲朋好友借银达千两。
张廷燎之善举为灾民所称道,称其为“张大善人”。顺天府尹闻其善举,上奏朝廷请以旌表。光绪皇帝感念张廷燎倾心赈济灾民,赐其匾额,御题“济世良臣”四个大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廷燎调任广西布政使,因他为官清正,多有善举,上门相送者众多。
“义学”救助孤寒儿童
义学胡同位于德胜门外马甸,俗称义善胡同,因历史上有义学蒙馆而得名。“义学”是古代具有慈善性质的启蒙学堂,多由私人捐赠兴办,专收无力缴纳学费进私塾的孤寒儿童入学。
据《马甸村史话》载:马甸“义学”由回民丁善恩于光绪初年(1875年)在马甸清真寺内创办,义务教授儿童阿文、国文、大字、珠算等课程,目的是“启迪世界新知”,造就“适应天演竞争,社会之兴作人才”。光绪八年(1882年)在得到一位善人捐助后,将义学迁到马甸村北头25号。到了民初,义学扩大办学规模,由丁善恩长子丁国瑞、次子丁国珍等无偿资助办学经费。民国四年(1915年),丁善恩四子丁国琛(字子瑜)接办义学,同年把这所义学改为近代小学,不仅接受马甸回民子弟,还招收周边村落贫家子弟免费入学。
丁氏创办义学之善举,得到四方乡邻的赞誉,马甸清真寺及附近商户也给予多方资助。此后义学所在院落南墙的小巷被称为“义学胡同”,俗称“义善胡同”,以褒扬丁氏家族兴办义学的善举。而今街巷已消失,而丁氏之善举传扬至今。
据《北京香山慈幼院院史》载:民国六年(1917年),顺天府及直隶地区发大水,受灾民众数以百万计。当时督办京畿水灾河工善后事宜的前民国总理熊希龄,为收养灾后被遗弃儿童,捐出家产大洋27.5万余元、白银6.2万两,倾心建立了香山慈幼院,并任院长。
慈幼院于1920年10月开学,除了收养灾后200余名被遗弃儿童外,还接收了京师及郊区家庭贫困的满、汉儿童500人。为办好慈幼院,熊希龄竭尽心血,四处忙碌奔波,募集院款。
开办之初,最大的困难在于贫苦儿童多是带病而来,头癣、疥疮、眼病、肺病、痨病是他们的常见病。熊希龄便与夫人朱其慧商议,开办了一所红十字会医院,并从京城聘请中西医两位医生救治病残孤儿。
经过数年的发展,到1926年,香山慈幼院已拥有一个总院、五个分院。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与职业教育,成为当时最前卫的慈善教育机构,而熊希龄被誉为“教育慈善家”,载入中国慈善事业史册。
本文图文来源:北京晚报
慈善故事|古代也有“志愿者”,仁者乐善,行义助人
2024-05-08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