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以及个人工资税前扣除项目分别如下:
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
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主要涵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合理成本和费用,包括但不限于:
职工薪酬及相关费用:包括工资、薪金支出,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以及残疾人员工资等。这些费用在符合一定标准的情况下,可以据实扣除或按一定比例扣除。
利息费用:企业向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在符合税法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据实扣除。其中,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保险费用:企业为职工支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为投资者或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符合税法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扣除。
资产折旧与摊销: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费用,在符合税法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扣除。
业务招待费与广告费: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捐赠支出: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其他费用:包括劳动保护支出、手续费和佣金支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专项资金支出、党组织工作经费等,在符合税法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扣除。
此外,还有一些不得扣除的项目,如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企业所得税税款,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非公益性捐赠支出,赞助支出,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以及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等。
个人工资税前扣除项目
个人工资税前扣除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基本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六万元是基本扣除费用。对于特定人员(如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等),还有附加减除费用标准。
专项扣除: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这些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是考虑到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对特定支出进行的扣除。具体包括:
子女教育支出: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阶段的支出。
继续教育支出:包括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支出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等。
大病医疗支出: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的部分,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支出:个人购买首套住房的贷款利息支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扣除。
住房租金支出:个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扣除。
赡养老人支出: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扣除。
婴幼儿照护支出: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其他扣除: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扣除项目,如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扣除项目和标准可能因地区或政策调整而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的税务机构或人员以确保准确性和合规性。
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哪些?个人工资税前扣除项目有哪些?
2024-12-11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