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助包括哪些,医疗救助单位有哪些?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是什么意思?
2025-08-11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一、医疗救助包括哪些内容?

  医疗救助的核心是对因病致困群体的“费用兜底”和“服务支持”,具体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类:

  1. 医疗费用救助(最核心)

  直接补贴医疗费:对医保报销后的自付部分(如住院费、手术费、药品费)给予补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特殊治疗资助:针对罕见病、终末期疾病等需长期治疗或高值药物的疾病,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如血友病的凝血因子药物、SMA患者的诺西那生钠)。

  2. 参保缴费资助

  资助困难群体参保: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等,由政府全额或部分资助其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如2023年部分地区对特困人员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全额补贴);

  保障医保覆盖:确保困难群体“先参保、后救助”,避免因未参保导致无法报销。

  3. 医疗服务支持

  “一站式”结算: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医保报销+医疗救助同步抵扣,患者只需支付自付部分(无需事后申请);

  就医便利服务:部分地区为困难群体提供绿色通道(如优先挂号、住院安排)、远程医疗咨询等。

  二、医疗救助单位有哪些?

  医疗救助的实施主体分为政府机构和社会力量两大类,具体包括:

  (一)政府主导的救助单位

  医保部门:

  国家级:国家医疗保障局(统筹政策制定);

  省级/市级:医保局(执行政策、审核救助申请);

  基层:乡镇(街道)医保服务窗口(受理材料、初审)。

  民政部门:

  负责认定“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等救助对象身份;

  对特殊困难群体(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额外救助。

  乡村振兴部门:

  负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认定与动态管理,联动医保部门提供大病救助。

  (二)社会力量参与的救助单位

  公益慈善组织:

  全国性:中国慈善总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开展大病医疗救助项目);

  地方性:省/市慈善总会、红会分会(如“北京慈善协会大病救助基金”);

  专项疾病基金会:如中国癌症基金会(癌症患者)、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白血病患者)、蔻德罕见病中心(罕见病患者)。

  互联网公益平台:

  水滴筹、轻松筹、爱心筹等(患者发起个人求助,平台审核后公开募捐);

  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新浪微公益等(公募基金会发起大病救助项目,公众可定向捐赠)。

  医疗机构:

  定点医院:与医保部门签约,提供“一站式”结算服务(如县人民医院、市三甲医院);

  公益医院/科室:部分医院设立“大病救助办公室”,协助患者申请政府救助或对接公益项目(如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诊疗中心”)。

  三、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是什么意思?

  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简称“定点医院”)是指与医保部门签订服务协议,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规范诊疗服务并直接结算救助费用的医疗机构。

  核心作用与特点:

  便捷结算:救助对象在定点医院住院时,医保报销+医疗救助可“一站式”完成,患者只需支付自付部分(无需事后跑部门申请);

  规范诊疗:定点医院需按医保政策控制费用(如避免过度医疗),确保救助资金合理使用;

  动态管理:医保部门定期考核定点医院服务质量,不合格的可能被取消资格。

  举例说明:

  某县低保户患肺癌,到县人民医院(定点医院)住院,出院时医保直接报销70%,医疗救助再补贴20%,患者只需支付10%(自付部分);

  若到非定点医院(如私立医院)就医,则需先全额垫付费用,再持材料到乡镇医保窗口申请救助,流程更复杂。

  总结

  医疗救助涵盖费用补贴、参保资助、服务支持等内容,实施单位包括政府医保/民政部门、公益组织、定点医院等。定点医疗机构是救助政策落地的“关键节点”,提供便捷结算和规范诊疗,确保困难群体“看得起病、方便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