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特殊困难?困难生特殊困难,特殊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包括哪些?
2025-08-18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一、什么是“特殊困难”?

  “特殊困难”是教育资助领域中对家庭经济状况极度困难学生的定性描述,指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极差,无法承担基本教育费用(如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及日常生活支出(如伙食、交通、医疗),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生存需求的状态。其核心特征是经济匮乏程度远超普通困难群体,需优先获得政府和学校的资助。

  二、特殊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

  特殊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通常分为经济指标、特殊群体身份、突发状况三个维度,具体包括以下条件(满足任一即可):

  1. 经济指标:家庭经济状况极度困难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如农村低保标准或城市低保线),且无其他稳定经济来源。

  家庭负债严重,因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导致基本生活无法保障。

  2. 特殊群体身份:符合政策规定的重点保障对象

  需属于以下任一群体:

  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扶贫部门认定);

  民政部门认定的特殊群体: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

  特困供养学生;

  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认定的烈士子女;

  残联部门认定的特殊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

  残疾人子女(需家庭经济困难);

  工会部门认定的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子女。

  3. 突发状况:因重大变故导致经济崩溃

  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干旱等导致家庭财产严重损失,短期内无法恢复;

  重大意外事件:如家庭主要劳动力伤亡、失业或刑事案件导致收入中断;

  重大疾病:学生本人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如癌症、尿毒症等),需承担高额医疗费用,导致家庭负债累累;

  其他特殊原因:如家庭成员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且无履行能力,或因法律纠纷导致财产被查封等。

  4. 消费行为限制(辅助判断)

  无高消费行为(如频繁购买奢侈品、过度娱乐消费、使用高档电子产品等);

  日常生活节俭,衣物、用品等明显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

  三、特殊困难学生认定的核心原则

  精准性:通过材料审核、家访、大数据比对(如与民政、残联系统对接)确保信息真实;

  动态性: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时(如脱贫、突发变故),及时调整认定等级;

  隐私保护:严禁公开学生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

  资助优先:特殊困难学生优先获得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俭学等资助。

  四、与“普通困难学生”的区别


  通过以上标准,特殊困难学生的认定旨在精准识别最需帮助的群体,确保教育公平与社会关怀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