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困难类型填什么?特殊困难包括哪些内容?大学特殊困难评定标准
2025-08-18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特殊困难类型

  特殊困难类型通常包括以下类别:

  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即脱贫以前原扶贫办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学生:包括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学生。

  低保家庭学生: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学生。

  低保边缘家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略高于低保家庭,但仍较为困难的学生。

  支出型困难家庭学生:因家庭成员患病、残疾、失业等原因导致家庭支出大幅增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特困供养学生:由社会福利机构供养,家庭经济状况极度困难的学生。

  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失去父母,由其他亲属或机构抚养的学生。

  烈士子女:父母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学生本人因身体或智力障碍而面临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残疾人子女: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导致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的学生。

  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子女:城市职工中经工会部门认定的困难职工子女。

  特殊困难包括的内容

  特殊困难学生可以享受的资助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前教育入园补助:在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入园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可以享受一定标准的补助。

  义务教育生活补助: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在籍在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享受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根据学生所处的学段和寄宿情况有所不同。

  普通高中免学杂费: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在校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供养学生,可以免除学杂费。

  普通高中免费提供教科书:与免学杂费政策对象一致,免费提供教科书,其标准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学校教科书收费标准执行。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享受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一定金额,按贫困程度分档次发放。

  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在校生中农村(含县镇)学生,可以直接免收学费。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享受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一定金额。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二年级及以上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学年一定金额。

  雨露计划职业学历教育补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技师学院已注册普通全日制正式学籍的本市户籍脱贫家庭子女(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可以享受助学补助。

  滋蕙计划资助金: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通过高考、高职单招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职)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以申请路费补助,优先资助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残疾人子女和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

  大学特殊困难评定标准

  大学特殊困难评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评定等级:

  特别困难(A级):主要指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学生、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残疾人子女、深度相对意外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等情况。

  困难(B级):学生消费支出明显低于本地或本校学生平均水平,难以满足学习和生活基本需要,或家庭经济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且家庭成员有残疾人或因患病需要承担大额医疗费用等情况。

  一般困难(C级):除以上情况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经济收入偏低或者家庭经济负担较重,不能满足在校期间学习和基本生活支出的学生。

  评定标准:

  完全无力支付学习费用,且支付本人生活费用都非常困难:可认定为特殊困难学生。具体包括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残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烈士子女等。

  其他参考条件:如抚养人无劳动力且家庭无稳定经济收入、直系亲属或本人患重症需长期自费治疗且造成家庭严重负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意外事件、其他存在特殊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等。

  评定流程:

  提前告知: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资助政策,发放申请表。

  本人申请:学生自愿填写申请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民主评议:班级评议小组审核材料,进行民主评议,提出初步认定名单和等级。

  学院审核:学院认定工作组对评议结果进行审核,确定最终名单和等级,并进行公示。

  学校审核:学校对学院上报的名单进行审核,确定最终认定结果,并建档入库。

  注意事项:

  诚信原则:学生需如实反映家庭经济情况,提供真实材料。如有虚假,将取消认定资格并追回资助资金。

  动态调整: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时,学生应及时告知学校,调整认定等级。

  隐私保护:认定过程中严禁公开学生个人敏感信息。